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溧阳市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25    来源: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溧阳高新区、溧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管理办公室、市各委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溧阳市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13日

  溧阳市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46号)和《关于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农机〔2022〕4号)文件精神,有效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物质装备基础。到2025年,全市农业机械化进入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优势高端农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机具配套比更加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更加完善,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果蔬茶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取得明显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稳定在60万千瓦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以上,油菜生产机械化率达85%以上,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果茶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5%以上。到2025年,按照市政府的建设部署,全市所有镇(街道)全面完成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建设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工程

  1.提高主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构建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聚焦种植、施肥、秸秆处理、农产品初加工等薄弱环节,加大试验示范和科技支撑力度。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持续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政策。强化农机供给,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优化装备结构,加大复式作业机具和大功率高效先进适用性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粮食生产由产中环节向产前和产后全程机械化延伸,完善优化我市丘陵山区稻麦油机械化种植模式和配套农艺,巩固提升稻麦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破解油菜种植、收获和烘干环节机械化生产瓶颈,优配作业机具,将适宜机械化作为农作物品种审定、耕作制度变革、初加工配套、农田基本建设、园区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条件,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融合,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

  2.构建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现代农业模板。在农业、农机中立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先行先试,整合资源,打造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无人农场”“数字渔场”“智慧牧场”等实训基地,形成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技术路线、生产环节技术规范标准和可复制推广的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努力建成在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模板,引领现代农业从规模化和机械化向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二)实施特色机械化水平发展提速工程

  3.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紧扣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溧阳白茶”“溧阳白芹”“社渚青虾”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品牌农产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发展计划,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各类适应性农业机械。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和专家、工匠参与投资、研发、生产适用型“专、特、精、新”的农业机具,按照“一业一机”的要求,实现“机器换人”,破解“无机可用”难题,集中打造一批农艺技术先进、机具配置完整、机械化水平高的特色产业农机化技术示范园(场),以农机科技支撑加快提升我市传统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果茶和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机械化发展。到2025年末,全市建成各级设施农业、畜牧业、果桑茶、水产养殖场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20个以上。

  (三)实施绿色环保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扩大工程

  4.坚持生态优先,充分挖掘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紧紧围绕发展低碳农业的目标,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施药、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机械化还田收贮、残膜机械化回收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用航空等智能化机械装备,全力推广环保节能型电动力农机装备,加快产地烘干机热源向电加热、生物质炉等环保型加热模式改造,加大农机电动化进程,加速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模式,举办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现场演示会,积极引导农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提升农机化技术装备推广效果。到2025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机械化技术应用率明显提升。

  (四)实施农机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工程

  5.加快培育新型农机综合型服务组织。优化扶持政策,整合资源,完善农机经营服务主体的管理服务方式,创建一批集农业生产与农机服务于一体的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建设一批保障能力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到位的农机维修服务示范点。打造一批有完善装备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管理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型合作社。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及林果茶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机服务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入开展“平安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细化农机服务组织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网格管理模式,选树一批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单位,及时推广创新举措,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消除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到2025年,全市培育标准规范化新型农机经营和服务主体100个,省、市、县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0个,大型综合性农机维修示范点2个,区域性农机维修示范点12个。“平安农机”示范单位40家。

  (五)实施农业“宜机化”作业条件改造工程

  6.开展我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创设,积极推进适宜地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宜机化”改造。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加强机耕路、桥建设。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农机适应性和农机作业效率。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丘陵山区适用机具研发供给,加快特色产业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扶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引领多产业、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到2025年末,全市农业种植业“宜机化”达到85%以上,养殖业“宜机化”达到70%以上。

  (六)实施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促进工程

  7.加快“互联网+”“北斗导航”等高科技技术在农机化的应用,促进智能化、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等重点机具上装配智能信息装备,鼓励农机制造品牌企业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作业和工况监测终端研制集成与应用步伐。开展农机精准耕作示范,推广自动驾驶、变量作业系统,建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农场。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示范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开展农机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成“无人化农场”8个,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4个。

  (七)实施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培育工程

  8.完善新型农机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校企共享型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注重培养农机高技能专业人才,提高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能力。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一批农机生产使用“土专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办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围绕农机管理、农机技术和农机驾驶操作三方面,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线农机人才队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溧阳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全面负责全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协调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围绕政策设计、重大专项和重点工作安排,加强谋划指导和绩效评价,研究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建立示范县建设项目技术服务指导专家组,在农业系统中选择农机、农艺等方面具有中高级职称和较强基层工作能力的技术骨干作为专家组成员,专门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培训交流、考核验收等工作。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围绕项目实施,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二)促进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中的引导作用,重点在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市场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发动,推介典型经验,宣传表彰先进,努力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三)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各级财政资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农机集成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开展标准化示范农机服务组织创建。落实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生产及初加工、谷物烘干、机具维修、停放、保管、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服务管理、冷链储藏等基础设施建设农用地政策,优先安排所需建设用地指标。推动金融、保险、税收扶持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的信贷投放,灵活开展农机融资租赁、农机抵押贷款、购机贷款等业务。完善落实涉农融资担保补助、农机政策性保险等政策。

  (四)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启动“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街道)”建设活动,将各镇(街道)农业生产全程全面建设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各镇(街道)要依据《溧阳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镇(街道)评价办法(试行)》(附件2)要求,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及时总结推广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和薄弱环节突破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全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

上一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溧阳市企业知识产权实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的通知
下一条:溧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